时间:2023-01-15 19:37:46来源:法律常识
本期嘉宾——宋海佳
宋海佳,股权律师,上海宋和顾律师事务所创始人。新加坡国立大学硕士,复旦大学法学院实务课硕士生导师,华东政法大学律师学院特聘教授,拥有法学、管理学双重专业背景。
20多年专注股权法律问题研究和实践,善于通过“诉讼+谈判”的方式代理股东纠纷案件,以预防、控制股权纠纷为视角,设计家族企业传承股权架构。
先后担任国家科技创业导师、上海市科委政府法律顾问、上海市科学管理委员会专业咨询委员会副主任、上海律协第八届公司法专委会副主任、第九届国资国企专委会副主任等职务。曾荣获“上海静安十佳律师”、“上海优秀科技创业导师”、“上海十大杰出志愿者”等称号。
论文《非上市公司股权激励机制》获新加坡国立大学优秀论文金奖;著有《股东—股东纠纷法律问题全书》(第二版,共4册)、《企业国有产权转让律师业务》、《重新定义股权激励》、《谈谈股权结构设计方法》、《股东争议诉讼与谈判策略》等书籍。宋海佳律师在商学院、法学院教授的《公司控制权争夺与预防》是最受欢迎的公司治理课程之一。
新站点:上海宋和顾律师事务所为何选址郊区?
宋海佳:我们都知道选择办公场所,是为了彰显品牌价值,给实力进行背书,我们继续追问,要付出多大的代价,这个代价值不值得?
以律师事务所为例,我们是一家专注解决股东争议案件的律师事务所,我们的客户都是优秀的企业家和公司股东,他们阅历是相当丰富的。你外在的形象是不是能够打动他?显然是不能的。他们见识多了,找你就是要运用你的专业能力,去解决他的法律问题。
也许我们奢华的办公场所,能够在短时间内抓住潜在客户的眼球,吸引他们。是否聘请为律师靠得还是专业,只有专业的力量,才能不辜负委托人的重托。
你怎么能成为一名专业律师?需要学习、研究,需要时间和精力。我们办公室如果在浦西,大约得要300多万的房租费用。但在这我们就能省下200多万,意味省下了三年的时间。
这个数字怎么得来的?上海每年律师人均创收是70多万,要想付200多万的房租费用,是不是要三位律师一年的时间了?折合成一个人,就等于省了三年时间,让我们有更多时间和精力去学习、研究。省了房租,可以给我们的同事多发工资,多发奖金。
我们这种模式不一定适合所有的律师事务所。如果你客户定位的是自然人,比如说做劳动争议的,做交通肇事的,选择这个地方肯定不合适。
新站点:为什么终止20多年的常年法律顾问业务,只受理公司法案件?
宋海佳:大家应该都很清楚,常年法律顾问业务,是我们律师行业一个非常传统的业务。常年法律顾问业务是律师事务所稳定的业务收入,做得好光这笔收入就可以摊销我们所有的成本和费用。
第二,它是增加跟客户粘性的法律服务。因为我是你的常年法律顾问,你只要发生法律问题首先就会想到我,绝大多数律师和律师事务所,都把它作为主要的一个法律产品和营销的手段,但我们放弃它,原因还是两个字:专业。
我们是一家专注解决股东争议案件的律师事务所,常年法律顾问这个业务要求你必须什么法律都要懂,而我们的时间和精力是有限的,不可能囊括一切。所以我们选择放弃宽度、追求高度。
我们希望聚焦在股东争议案件中,让我们每一个案件都成为一部优秀的法律作品。如果想把每一个案件办好,你必须有充分的时间和精力。我们选择一年只有五个案件,这也跟时间、精力有关。
新站点:作为股权律师,您是否看重股权激励的作用?
宋海佳:我们是股权律师,但是我们一向主张少用、慎用股权激励。
股权激励是一个成本最高,风险最大的激励措施。一个股权激励方案的完善,包括激励对象的选择、授权的主体、行权的价格,退出的条件,等等。
给谁?谁来给?多少钱给?什么时间给?从法律保障来说,它需要信息披露制度,议事规则,退出机制,我们俗称三驾马车,来保证这一个股权激励方案在法律上的落地。
做股权激励,就意味着员工身份发生了变化,由员工变成股东之间的关系。股东关系就像夫妻关系一样,它不同于一般的经济合同,既有双方赖以生存的经济利益、物质利益关系,也有像夫妻一样的感情的因素。能不能成为你的合作伙伴,需要达到一个什么样的程度?彼此的欣赏、信任、默契、包容。
能不能给它精准地确定是三年,还是五年够了?因人而异。就像恋人一样,有的是一见钟情,有的是八年抗战,为什么说它是风险最高的一个激励措施?我们要看股东关系有什么法律风险。
大家经常说一句话,股东发生纠纷以后,大股东让小股东死,小股东必死无疑,小股东让大股东死,大股东生不如死。股东纠纷一旦发生旷日持久,而且是民刑相加,一案带多案,股东知情权纠纷、股东资格确认纠纷、公司决议纠纷等等。
这种风险一旦出现,说严重,会影响公司的正常经营,处理不好两败俱伤,项目就会夭折。所以我们说它风险最大,要慎用。
在现有的公司立法和公司治理结构的现状下,打官司是解决不了问题的,公司法不像婚姻法规定那么清楚,当你感情破裂家产怎么分,公司法没有规定。因此诉讼不能从根本上解决股东纠纷,还要靠协商、靠谈判。
为什么说少用呢?我们说股权激励如果有效是基于心理学,人们动机理论的研究,怎样能去挖掘人们这种潜在能力?我们清楚,激励措施不光是股权激励,还有市场激励,自我激励。什么是市场激励呢?有一部著作叫《国富论》。这部著作里头提到一个观点,我们每个人都有一个竞争的本能和潜能。
如何挖掘?人必须有一个自由的空间,他会自己激励自己。这个自由的空间,《国富论》说是一个无形的手——市场。如果我们不用股权激励,就用市场激励的手段。我们思考,如何在我们公司的内部、部门与部门之间、员工与员工之间建立一个市场的体制?
不是说我是老板,你是员工,如果我是老板,我就是你员工的客户,你给我提供一个服务的产品,我给你支付这个服务的报酬,就是这样的一个买卖关系。要思考怎样让我们在内部每一个环节,都形成一个可以定价的服务产品,让我们的员工充分享受时间的自由,自我主观能动性发挥的自由,最终实现财务自由。不要谈管理,因为人的本能是不被管。这是市场的机制。
第二,自我激励机制。尤其在我们科技创业中,员工都是某一专业领域的专家技术人员,你给他一份挑战性的工作,如果完成体现了他的价值,他感受了这份工作的成就,结果是把自己激励起来,而这些激励措施都不需要成本。
现在很多企业家,以前是不同专业领域的专家,做了企业家以后,他到商学院里去读EMBA学管理学,都懂得管理的一些原则、原理和工具。你会发现不同的企业经营的状况是参差不齐的,有的公司也实施了股权激励,但没有效果。
谁能证明股权激励有作用?有数据说话吗?我实施了股权激励以后,公司的业绩增长了多少?一说案例,人们想到华为、阿里巴巴,说华为是全员持股,把他股权架构画出来看一看,在股权架构里头有员工的影子吗?
没有。它们就是所谓的虚拟股,虚拟股实质上是一个劳动合同关系,现有的案例和理论,没有证据去证明股权激励实施后,对你公司业绩的增长有多大的帮助。一个公司的业绩增长是多种因素影响的,比如说市场环境,政策,技术科技的发展,等等。怎么去量化出这个因素影响占比和权重是多少呢?
我的理解,所谓的管理,企业家、创始人,更应该是自我管理。我们注意到很多的企业实施了股权激励以后,干不好活,老板就骂,股权都给你了,活还干不好。
现在每个人都是追求个人主义的,骂的结果什么?不为你的两斗米折腰,人走了。我们的企业家,尤其在这种浮躁的时代,要注意自己的情绪管理,一个微笑,一句表扬,不用花钱,它的激励作用甚至比股权激励更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