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律师诉讼流程图,从法律师事务所

时间:2023-01-16 00:15:15来源:法律常识

律所新人第一步:从法律调研开始

法律调研与律师的职业生涯相伴始终。其背后的原因在于,法律经验在时间、地域上具有双重不稳定性:一方面,新法新规在迭代更新;另一方面,全国各地的规章制度、审判实践存在差异,从而造成“此刻此地”所掌握的经验不具有普适意义。

对于青年律师,尤其是争议解决领域的青年律师而言,法律调研可以说是最重要、也是最主要的工作。本文将从四个方面进行展开,为青年律师详细讲解法律调研的具体步骤,以及其中的经验技巧。

问题

每次遇到一个新的调研问题时,首先要做两件事:一,明确调研目的;二,实现原始问题向法律问题的转化。为了实现这两点,有三个步骤需要进行——想、查、问。

1.想

具体要“想”什么?可以从四个维度入手:

(1) 想调研目标

这次的调研目标是什么?是要形成一篇公众号文章,还是要解答客户的具体问题?又或者是针对诉讼中的争议焦点、要找到相关的判例并分析可能的结果?……调研目标的确定会有助于明确调研的方向、范围,在此基础上才能开展下一步工作。

(2) 想需求

需求与目标往往是相互结合的。

(3) 想受众

针对不同的读者,调研报告的行文等方面会有所差异。如果是实习生完成调研报告、交付带教律师审核,就无需对专业术语进行详细解释;但如果是律师撰写报告,将交由企业负责人阅览的,语言表述方面能够便于对方理解就相当重要。

(4) 想涉及的领域

从问题本身出发,思考其中涉及的法律领域、相关规定;保持充分的想象力,不要陷入经验主义的怪圈。这些维度在日常工作中也是普遍适用的,比如合同审核、文书撰写等。

2.查

所谓“查”,主要是对调研开展所需的信息进行初步了解,包括背景信息、涉及的法律法规等内容。在这一步中,可以先解决一些自己能力范围内的问题,对调研对象有一个初步的概念。

3.问

除了“想”和“查”,还要提出必要的问题。如果是带教律师布置的调研,可以问带教律师;如果是直接和客户对接的,则可以问客户。

但是,在“问”之前,还有几处细节需要留意:其一,应当“思考在前”,通过自主查阅,将自己能解决的问题先行消化,保持独立思考。其次,对预备提出的问题进行整理汇总,不要想到一个问题就去问一下,会缺乏体系感,也容易浪费对方的时间。再有,在问题提出、对方进行答复的时候,一定要进行实时记录,避免遗忘。

除此之外,问的时候要注意方法。可以先复述一遍所需调研的问题,以确保问问题的人和做调研的人对于问题的理解是一致的、没有明显的偏差;为了调研工作的展开,还可以了解背景情况询问并获得必要的文件资料等。

总而言之,拿到调研问题之后,对该问题的处理实质上是要做到三点:完成从日常语言到法律问题的转换、明确调研目标,以及最后,对调研深度及广度予以适度把握。

搜集

在初步处理完调研问题之后,便进入了信息搜集环节。常见的信息搜集渠道与方式有以下几种:

资源库检索:裁判文书网、北大法宝、威科、法信、无讼、法天使等;

电话/邮件:法院、中基协等;

政府/官方网站:各地市场监督管理局等;

书籍/期刊:《人民法院报》、《法律适用方法》等;

其他:公众号、知乎、微博、老师、同学等。

不同问题的信息,对应不同的搜集方式。通常而言,涉及政府(主要是行政管理机关)的相关规定、要求,或者关系到诉讼案件进程等事宜的,可以直接电话咨询。在电话咨询的过程中,需要留意几个细节:

(1)对客户信息的保密。一些情况下,自己的律师身份也不便透露;

(2)选择适宜的电话咨询时间。不要在对方午休时、下班前打电话;

(3)养成留存号码的好习惯。不必每次打电话都要重新查一遍。

有些问题比较适合借助搜索引擎,譬如前人已有总结的问题、以及当下自己找不到调研思路的问题。

此外,在一些情况下,律师需要“不走寻常路”:比如,确定某些群体或某个人有极大的可能更为知道调研问题的答案——例如,客户提到某个税务问题,我们可以和律所中的税法专家咨询。又比如说,我们希望更为深入地了解某个学者、律师的观点,这时也可以向他们询问。这类做法的好处是高效、直接,但也需要时刻提醒自己,切忌不可养成拿到问题就问别人的习惯。

筛选

一个结论的得出往往需要综合多种途径,并且在搜集过程中,要时刻注意信息的筛选。即便搜索到了似乎非常“完整”、“权威”的答案,也不能直接照搬;要注意内容的时效性和准确性,进行严谨的复核、筛选。

法律调研的筛选,主要是针对案例、法规。在此期间,需要注意的是,在筛选过程中,尤其要关注法律关系的属性,以及不同法院、不同时期的审判口径;优先选择级别相近、专业相近、时间相近的法院。另外,法律调研时,案例的研究是必要的,但也不能顾此失彼,仅仅以案例为重点;案例背后的法学原理、法律依据同样重要。

再有,为了确保调研的准确度,在信息筛选时还务必进行交叉验证,包括关注:

  • 法规的时效性;
  • 案例是否经过二审、再审;
  • 观点、理论的权威性;
  • 第三方网站数据的真实性。

整理

最后,我们要将经过筛选的信息整合成一份调研报告。在调研报告的撰写方面,我们分享三大诀窍:

(1)站在受众角度思考问题。开篇先简单回顾此次调研的背景和问题是什么;随后,把受众最在乎的调研结论前置,使其一目了然;再去罗列和详细分析案例、司法观点、数据等。

(2)法律调研≠法律研究。这是许多新人会犯下的错误,学术风格浓烈,大段文字的论述其实和调研的完整充分性没多大关系,法理剖析有余但实操借鉴意义不足。事实上,法律调研并不需要长篇大论,得出一个明确、清晰的调研结论,这才是我们最终要做的事。

(3)检索过程注意留痕。如果是法规、法条、文章,是从哪里引用的?如果是结论,是从何处获得的?如果是案例,案号和法院又是什么?……对检索过程的留痕不一定要完整地体现在调研报告中,但不在报告中体现不意味着这项工作是不必要的。

清晰地展现调研结果,既体现态度,也体现能力。标题、字体、行间距、页码,这些都是最基本的。在撰写调研报告时,还可以有选择地利用一些可视化工具。一方面能帮助自己梳理思路,另一方面,可以更加清晰、简洁地展示调研结果。

律所新人第一步:从法律调研开始

至于,如何绘制一张清晰的流程图,我们介绍几点经验:

  • 善于用线(用粗细、实线、虚线等表示不同的关系);
  • 善用不同的形状、颜色等以示区分;
  • 尽量避免线与线之间的交叉;
  • 多看优秀范例,学习并借鉴。

最后,也希望大家能够将法律调研和知识管理相结合。有意识地做好个人文档的处理,有意识地养成收集、积累,摘录优秀合同、条款的习惯,并定期从中提炼有价值的内容,适时地进行内容优化和迭代,最终构建起自己的知识体系

法律调研贯穿工作的每一处细节,调研能力的提升,则离不开自己的思考与体验。希望青年律师能对“问题-搜集-筛选-整理”有所体悟,并在今后的工作中对这一过程进行反复的刻意练习,从而实现真正的熟能生巧。

作者:星瀚微法苑编辑部,特别鸣谢:李凤翔(星瀚资深律师)

本文为星瀚原创,如需转载请先联系。

随便看看
本类推荐
本类排行
热门标签

劳动者 交通事故 北京征地拆迁律师事务所前十名 用人单位 劳动合同 债务人 协议 自诉 土地 房屋 补偿费 案件 债务 打官司 离婚协议书 债权人 公司 找律师可靠吗 北京十大刑事律师事务所排名搜狐 刑事案件 合同 甲方 最低工资标准 交通 车祸 补助费 律师办理建设工程法律业务操作指引二 工资 北京十大房产纠纷律师事务所排名 债权 鉴定 伤残 程序 条件 北京房产纠纷最好的律师事务所 律师自己打官司是不是不用找律师 北京房产纠纷律师事务所排名前十名 拆迁人 期限 兵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