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1-25 11:36:06来源:法律常识
作者:张霖律师,刑事辩护。
2008年开始从事法律工作,2013年律师执业至今,刑事案件实战经验丰富。
长期关注和钻研的领域:食品安全犯罪、性侵犯罪(涉强奸、强制猥亵等刑事犯罪)、网络涉淫秽犯罪(涉组织卖淫、传播淫秽物品等刑事犯罪)。
精通粤语、普通话,曾代理不少刑事案件,取得较为理想的办案效果。
最近阅读摘录(总有一些文字,唤起内心深处的力量):人之所以恐惧,是因为我们对未知的害怕。
作者:前一段时间,有位朋友来我办公室,谈起近况,愁眉苦脸,医生说她患中度抑郁,最近一直靠安眠药才能睡觉。(虽然是朋友,但作者一般不去八卦别人的事情。你主动说,我愿意洗耳恭听;你不主动说,我也不去没话找话。)
问她怎么回事,她说:前几年参与了一个重点项目,“领导”最近出事了,牵扯一些人,项目负责人刚被抓进。她觉得自己参与过其中一些事情,有很大风险。近段时间,有一点风吹草动,整个人就会心慌,看到一些不熟悉的来电、敲门声、后面跟随的汽车,甚至连路上对视过眼神的人都觉得对方是便衣,神经高度紧张,很彷徨、很焦虑,觉得随时有人来抓她。
有人或许会笑话“她”此地无银三百两心理素质差,其实,在办案过程中,很多“他”的心理素质也真的一般般。
一个人预感到自己面临刑事风险,在潜意识里,说明自己已经意识到自己做过的事或多或少存在些“问题”,只是不太确定是大问题,还是小问题,会不会牵扯到自己,才会出现这种“刑事焦虑症”。
相信不少人,曾经或正在经历着这种“刑事焦虑症”的折磨。
如果你预感到自己面临刑事法律风险,该怎么办?
罗翔老师说过:我们无法控制明天,我们只能努力地活好今天。
凡事,尽最大努力,做最坏的打算。
根据多年的办案经验,作者提出几点意见,供读者参考:
一、全面、仔细地回忆事情经过(实事求是)。
1、什么时间?
尽量准确至哪一天。如果实在记不清,最起码回忆一下大约哪个月。
2、在什么地方或是其它什么方式?
例如:哪个酒店?哪个公司办公室?哪个会所?或是通过微信?陌陌?探探?
3、有什么人?
例如:是自己一个人,抑或还有其他人。每个人的姓名或是绰号(花名)。
4、谁提议,谈过什么?最后达成什么?
例如:谁先说、说过什么?谁后说、说过什么?其他人说了什么?最终,达成(说定)了什么?在此期间,有没有谁提出不同意见?
例如:强奸案件,谁提议对灌酒?谁提议跟她发生性关系?
例如:卖淫案件,谁提议承租场地?谁负责招募技师?谁负责招揽消费?谁负责管账?
5、当时你是怎么想的?
注:实事求是,有一说一。
6、谁,准备了什么?谁,又准备了什么?
例如:强奸案件,事先专门买了避孕套、药物、捆绑扎带?
例如:涉黄案件,传播淫秽物品,事先从哪获取的视频?在线直播淫秽行为,事先注册了账号、专门布置房间、购买直播设备?
例如:行贿案件,为了获得某项目,提取大笔现金作为市场费?
7、做了什么?怎么用的?谁又说过什么?发生了什么?整个过程的时间长短?
注:真正做过的人,才说得清楚来龙去脉,否则让你编也编不出来。
8、做之后,你是怎么想的?
注:实事求是,有一说一。
9、你获得了什么?
例如:获得了提成,多少钱?获得了项目,多少钱?发泄了?
10、哪一方受到了伤害?或是损失了什么?
注:实事求是,有一说一。
11、事后,你跟其他行为人、受害者是否联系过?具体谈了什么?
注:实事求是,有一说一。
二、记录下来。
按照前述脉络,将你预感到涉及刑事法律风险的事情,以你认为合适的方式(手写,写在电脑、写进邮件,存在手机或网盘等)记录下来。
1、这么做的目的。一方面,帮助你回忆,提前梳理一遍,有助于分析和评估法律风险。
另一方面,万一真的到了侦查机关接受讯(询)问时,始终需要讲一遍。到了那个场景,思绪纷乱,多数人的心理素质并没有传说中那么坚强,也容不得你慢慢回忆,一旦表达得不准确不全面,被记入笔录后,容易令自己陷入被动。
2、注意事项:
(1)针对来龙去脉,要实事求是,勿无中生有。
(2)针对细节,要尽量回忆。
例如:强奸案件,有没有灌酒?谁灌酒?叫了多少瓶?喝了多少?受害人处于什么意识状态(清醒?醉酒?迷迷糊糊?自己走?需要扶?需要背?等等)?你做了什么(轻轻?顶住?压住?撕开?等等)?被害人做了什么(主动配合?半推半就?没有反应?呼喊反抗?等等)
例如:涉黄淫秽物品案,点击次数?云盘中视频哪些是涉黄淫秽视频,哪些是非涉黄淫秽视频,获利所得款分别对应哪些视频?
(3)回忆时,记得就记得,清楚就清楚,切勿编造或猜测。
慎重使用:“我觉得”、“有可能”、“大概”等带有猜测和不确定性的词汇。
三、搜集客观证据
1、若涉及微信聊天,保管好手机,保存微信记录。
例:曾有一宗案件,双方各自有家庭,但两人长期保持不正当异性关系,某日通过微信约好去酒店开房,女方事后把这一段前后都删了。后某日被丈夫察觉有异,女方害怕败露,声泪俱下说自己是被强奸,遂报案。最终通过男方手机微信记录才得以查明真相,其不构成强奸。
2、若涉及金钱,打印相关记录。
例:通过银行的,提现有提现记录,转账有转账记录。通过微信或支付宝的,则打印对应记录。如果通过数字货币等的,登录相关平台打印记录。
3、其他跟案件相关的材料(不论对你有利,还是对你不利)。
四、跟家人交流。
1、是否跟家里人诉说自己面临的风险?
根据作者的办案经验:纸是包不住火的,哪怕你平时跟家人关系不融洽,但在大是大非面前,家人是最爱你的人,是最想帮助你的人,也是你最值得信赖的人。所以,要跟家人说。
2、究竟是先咨询律师意见,还是先跟家人交流?
有的人说:还没咨询律师法律意见,不清楚到底涉不涉嫌刑事犯罪,如果这么早跟家里人说,会令他们也陷入担心。
有的人说:家人吃盐多过你吃饭,江湖经验比你丰富,让家人出出主意,一起分析一下。
3、作者认为,区分情况对待:
(1)倾诉的对象(1-2位家人)若是理性、思路清晰,有决断力,有丰富社会经验的,我建议先跟家人交流。
(2)反之,则建议先咨询律师意见,再跟家人交流。
(3)如果你慎重考虑之后,为了避免家人担心,仍然决定不跟家人提前交流,那么,我建议你:尽量将工作、生活等事项都提前安排好、嘱咐清楚,避免你被采取强制措施之后,彻底打乱了家人的生活。
(4)另外,务必将你的家属(家里谁做主,一般就找谁)联系方式告知律师,万一哪天你被采取强制措施了,方便及时沟通。曾经就遇到过:某某前几天刚来咨询过律师意见,第二天就被公安堵在公司楼下直接带走了,家属收到公安寄出的通知书是很多很多天之后的事情了。
五、咨询律师意见。
人病了,会去看医生,这是常识。
作者是律师,毫无疑问认为:你预感自己涉及刑事法律风险,应当尽早咨询律师意见。
1、术业有专攻,要咨询钻研对应犯罪领域的刑事律师。
人一辈子,可能根本不会涉及刑事风险,也可能一辈子就涉及那么一次刑事问题,到底找什么律师,或许你根本没有想过。
此时怎么办,想想自己到医院看医生的经历,你就清楚了。踢球骨折了,你肯定会挂骨科;烂牙要拔牙,你肯定会挂口腔科。老年白内障,你肯定会挂眼科。遇到前述三种情况,你总不会去挂心血管科吧?即使心血管科手术专家愿意亲自上阵,你敢请他给你拔牙吗?估计没几个人敢,起码作者不敢。所以,道理是相通的。
2、把你之前回忆并记录下来的事情经过,告诉律师。由于律师并没有参与过你所涉之事,所以全靠你自己回忆,不要避重就轻,不要隐瞒细节,否则难以全面分析,很容易影响判断。
3、带上跟所涉之事相关的证据材料(不论对你有利,还是对你不利)。你手上掌握的材料,究竟有用或没用、能不能用、怎么用,如果你自己判断不了,就交给律师分析。通常你看不上、认为没意义的材料,在律师眼里说不定就是扭转乾坤的法宝,最终能不能力挽狂澜或许就靠它了。
六、下定决心,做出选择。
1、若经过律师分析,明显不构成犯罪的,那你就回家洗洗睡吧。
2、若经过分析,确实涉嫌犯罪的,那么存在“风险较小”和“风险较大”两种情形,这就视乎你抱着什么心态去作出选择。
(1)针对“风险较小”的情形。以不便应万变,如果有机会进行协商或谅解的,要提前做,争取尽早化解风险。
(2)针对“风险较大”的情形。如果抱着侥幸的心态,也不是不行,但你要准备好继续过一段特别焦虑的时光,直到结案尘埃落定(注:对别人而言可能已经尘埃落定,由于追诉期的问题,对你不见得就已经尘埃落定)。除此之外,根据结合案情,你也可以主动到公安机关说明情况,争取按投案自首处理(注:自首作为量刑情节,可以减少基准刑的40%以下;对于犯罪较轻的,可以减少基准刑的40%以上或者依法免除处罚)。
七、如果你的“刑事焦虑症”迟迟没有消退,不妨联系作者交流,研究案件其实是一个在绝望中寻找希望的过程。
特别声明:
办案是一个不断发现新思路、寻求新可能性的过程,欢迎交流。
现实中的个案,案发经过千差万别,证据材料差异巨大,具体问题需要具体研究。本号原创或分享的文章并非法律意见,仅作讨论和研究之用。除特别说明外,本号作品版权归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务必及时告知,以便删除),感谢支持!
如需专项咨询,请私信联系,预约时间沟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