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11-05 01:04:11来源:法律常识
香港华尔街日报亚太科技峰会是由《华尔街日报》组织举办的科技创新领域的年度会议。每届会议均会邀请亚太地区科技产业知名企业负责人对全球范围内的科技潮流和未来的发展进行解读。谷歌、苹果、三星、华为等知名科技企业均曾在峰会上分享对无人驾驶、移动支付、5G移动技术等热点问题的理解和思考。
6月14日,华尔街日报-香港亚太科技峰会在香港举行。道琼斯首席创新官爱德华·罗塞尔(Edward Roussel)、Booking集团首席执行官兼总裁格伦·福格尔(Glenn Fogel)、今日资本创始人兼执行合伙人徐新、真格基金合伙人兼首席执行官方爱之、500 Startups合伙人杨珮珊、玉资本执行合伙人本·哈伯格(Ben Harburg)、Y Combinator合伙人阿隆·哈里斯(Aaron Harris)、Asia Partners执行合伙人尼克·纳什(Nick Nash)、Cloudflare联合创始人将首席执行官马修·普林斯(Matthew Prince)、SGInnovate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斯蒂夫·莱昂纳德(Steve Leonard)、美光科技(Micron)首席执行官桑贾·梅洛特(Sanjay Mehrotra)、KURLY 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 SOPHIE KIM、ZILINGO 联合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 ANKITI BOSE、阿克塞尔合伙公司合伙人 ABHINAV CHATURVEDI、北京市康达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法学博士杨荣宽律师等出席。
北京市康达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法学博士杨荣宽律师
会场,记者采访了出席峰会的北京市康达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法学博士杨荣宽律师。
记者:您如何理解亚太科技?
杨荣宽:尤瓦尔·赫拉利曾在《人类简史》中有言“人工智能带来的,是我们这个时代最大的革命。我们已经深陷其漩涡之中。”科技的本根动力在于好奇心,“好奇心是智慧富有活力的最持久、最可靠的特征之一。”亚太科技占据了当今世界一系列重大的智慧与前瞻,他们制心一处,体任天然,正如乔布斯所言:“活着就是为了改变世界,难道还有其它原因吗?”
记者:如何看待无人驾驶、数据、AI、数字支付、可装进口袋的超声波检测仪?
杨荣宽:正如美光科技总裁兼首席执行官SANJAY MEHROTRA所分享的“数据和AI已成为自动驾驶汽车的关键基础,5G 和数字支付亦将成为物联领域关注的重点。”较之于美国,数字支付在亚洲更快速地占领了市场并取得成功,芯片制造行业亦更加重视安全和增长两方面的平衡。全新科技的发展,必将进一步促进金融科技、跨境创新合作的升级,夯构世界双循环经济模式。
记者:如何从法律角度视看科技?
杨荣宽:所谓科技,一方面考量其创新性,更在于考察该技术在给定的要素价格下是否具有经济性的问题。技术的落地,既有的技术规模化应用,更有由此衍生出的一系列此前不存在的应用方式。法律是实践的理性,是一门实践的学问,需要理想,更需要技艺。法律调整技术的进步,更须平衡科技创新与社会共享两者的平衡,由此,法律角度下的科技,既有创新者实践的勇气,更有其理论创见的共享,给社会受众留下的无限进步和精神养分。
法学,只是一种解释性框架。“老的解释性框架不死,只是逐渐凋零。”法律固本为一个解释性框架。律师之辩护与代理的价值,恰在于通过反向思维,而维护现行法律逻辑,个案的生命力亦在于一种规定、理论之假设因素之外,是否还存在其他因素直接或间接导致了行为的结果?心理学中存在“确认偏误”:即若一事实是一理论、規定的反例,則理论、規定即是错误。法律解释的功能与导向,即为反例扫清障碍,无论扩大化解释,抑或原理推断,“解释不是不行,但是最起码应该也给别人解释的机会。”
法律固涵着信息交换的高密度和高频次。从这个角度来看,法学不惟是信息集散地的平台。其发展、扩大、法典化、新兴法律部门,无非信息集散、解释的延展与重生。
记者:您个人对科技法律的理解?
杨荣宽:塞林格在《麦田守望者》中有言:“记住该记住的,忘记该忘记的。改变能改变的,接受不能改变的。”科技立法、司法、执法,在于信守私权与公权的平衡,追寻美的创制与普及,研磨世间科技判例,奉行科技法律能动性、实践性多维度见解。
“生命就像我们上空无际的苍天,一样的伟大,一样无穷的深邃,我们只能通过‘个人的存在’这细狭的锁眼谛视它……”科技发源于个人谛视,实践于社会进步,终于无际的苍天。现代社会,任何人不能无视于科技的进步,否则即是无视“灵魂的一块碎片”,映照出心中的匮乏。
科技胸襟无涯,表达于生活和智慧产权里。于平淡中有奇创,于清空中有浓厚,张力无限,氤氲弥漫。法律是参悟了宇宙进步的一种方法,“无非是想明白些道理,遇见些有趣的争议”,帮助权利人释放掉了多少平常在现实里不能忍受的东西。
记者:您做为中国贸易促进委员会、中国商会调解中心调解员在亚太科技法律领域可有怎样的考虑?
杨荣宽:调解系一种非对抗争议解决方式,其在化解跨境科技纠纷、构建和谐科创关系方面具有重要作用,受到国际社会、各国政府和跨境企业的广泛重视,已经成为共建共治共享跨境秩序格局中一支不可缺少的力量。调解程序可以有效加持当事人了解他们各自在争议中所处的地位,双方存在的争议之处,促进当事人求大同存小异,互谅互让,友好地解决纠纷。如果说“科学技术是个专门看破红尘的学问,它的主旋律是解放思想。”而调解恰在于解释红尘。
泰戈尔言:时间用它独有的刻薄方式令我们渐渐宽宏,明白不管怎样被生活对待,依然要许诺自己明日必有太阳。我想,调解是成长的标志,而成熟的标志,就是如何去冷静地创新、止争、进步。(郑启程)
来源:中国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