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版权公约,张国栋工程造价

时间:2022-11-10 17:11:08来源:法律常识

我们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是在1990年9月颁布的,从1991年6月1日开始施行。那么,是不是说,在这之前的漫长阶段,我们的版权管理就无法可依呢?

并不是这样。

自从有现代出版业以来,中国就有著作权法。中国最早的现代出版机构是商务印书馆,它是1897年建立的,从那时开始,中国人可以使用现代排印技术(铅字排版和机器印刷)出版图书。针对这种现象,清政府提出:“文明进步惟恃智识之交通,学术昌明端赖法律之保护。”从1902年起,就开始组织专业人士酝酿起草《大清著作权律》。这部律法在1910年12月18日颁布。

1911年辛亥革命,清王朝被推翻,这部律法刚刚颁布不到一年,在清朝其实没起什么作用。但是,民国成立以后,因为来不及制定新的法律,民国政府在1913年(民国二年)发布文告,说《大清著作权律》“尚无与民国国体抵触之规定”,所以可以“暂行援用”。就是说,民国以后,清朝的著作权法可以沿用。一直到1928年5月14日,《中华民国著作权法》颁布,这部清朝的著作权法才被废止。

新中国成立以后,我们的法律体系是逐步完善起来的。但这并不是说没有版权管理。我们是依靠一套行政管理制度来处理版权问题。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版权管理也学习苏联,支付稿费采用基本稿酬加印数稿酬的方法,基本稿酬按字数支付,从1949年—1979年大约30年没有变过,基本上是每千字3—10元。印数稿酬支付的标准,大约是每1万册支付基本稿酬的8%—10%,书卖得越多,付得越高。如果一本书畅销,印数达到10万册,印数稿酬就和基本稿酬差不多了,等于稿费翻倍。那时物价稳定,也很低,买一个四合院,小一点的只要人民币7000—8000元,大的四合院1万到2万元。几十万字的书稿,有几千元的收入,不算少了。因为那时中国的职工平均月收入只有几十元。所以那时的作家、学者,因为拿稿费,生活是比较富裕的。

古文字专家陈梦家喜欢收藏明式家具。王世襄先生说,陈梦家收藏的家具比他自己收藏的好多了,差不多成了中国之最,就因为陈梦家有稿费。他写了一本关于甲骨文研究的书,70万字,拿到了将近1万元的稿费,在东四钱粮胡同买了一个四合院,就是专门用来收藏明式家具的。陈梦家是学者,他的关于甲骨文著作印数是很少的,没有多少印数稿酬。至于那些小说家,他们的小说畅销,可以拿印数稿酬,一本书拿到万元以上的稿费是不奇怪的。所以老舍、赵树理、臧克家等等老作家,都买下了自己的四合院。1958年以后,因为社会上有意见,认为作家的稿费太高了,国家决定取消了印数稿酬,出书只付基本稿酬。

改革开放以后,中国政府启动制定《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这是从1979年开始的工作,大约用了10年时间完成。中间多次征求各方面作者和出版社的意见。那时我在人民文学出版社当编辑,曾经作为编辑代表参加过一两次座谈会。

但是,在中国1992年加入两个国际版权公约组织之前,外国作者的版权在我国是得不到保护的。

1992年,中国分别加入了《保护文学艺术作品的伯尔尼公约》和《世界版权公约》,对中外著作权一视同仁,实行全面的、无差别的保护。从这时开始,中国的版权管理和国际接轨了,真正实现了规范化。因而以前各出版社已经出版过的未经授权的外国作品,一律不能再行重印再版。

例如北京三联书店上世纪80年代曾经出版过的《泰晤士世界历史地图集》,当时很轰动,因为书的权威性很高,而同类的工具书在中国市场上绝无仅有。但是后来这本书还是绝版了。这是因为联络出版方购买版权,对方要求太高,买不起,最终只能放弃了。

版权保护制度大大促进和加强了中国和外国、中国大陆和港澳台地区的版权贸易,提高了国家之间、地区之间文化交流的积极性。在一个公平的原则下,各方都在努力寻求和促成合作。版权从这时开始变成了贸易的一部分,这是我们的出版业走向市场化的重要一步。

张国栋(栋梁)造价设计:中国历史上的“著作权”

随便看看
本类推荐
本类排行
热门标签

劳动者 交通事故 用人单位 劳动合同 债务人 协议 自诉 房屋 土地 补偿费 案件 债务 离婚协议书 公司 债权人 合同 甲方 最低工资标准 交通 车祸 债权 伤残 条件 鉴定 工资 程序 补助费 拆迁人 刑事案件 兵法 期限 标准 交通肇事 解除劳动合同 财产 补偿金 客户 当事人 企业 法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