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11-11 07:48:12来源:法律常识
21世纪经济报道 记者李愿 综合报道
投资走正道,安全有保障,欢迎来到《投教121》。我是“养老愿”,让大家养老生活更安心。
近年来,针对老年人的欺诈电话、产品推销、讲座送礼品、扫码领红包等诈骗形式,使很多老年人掉入诈骗陷阱,丢失了养老钱。
据了解,除了一些老年人贪图小利主动上当外,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是老年人的个人信息泄露,让不法分子有了可乘之机。
今年6月,最高检发布打击整治养老诈骗犯罪典型案例时也介绍,不法分子非法获取老年人个人信息,冒充国家工作人员办理“养老抚恤金”等诈骗老年人。“利用非法获取的公民个人信息,有针对性地编排话术、编造产品或项目,实施精准诈骗,让诈骗更容易得逞。”
今天,“养老愿”就来说说老年人的信息保护问题。
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发布的第50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22年6月,我国非网民规模为3.62亿,较2021年12月减少1966万。从年龄来看,60岁及以上老年群体是非网民的主要群体。截至2022年6月,我国60岁及以上非网民群体占非网民总体的比例为41.6%,较全国60岁及以上人口比例高出22.5个百分点。
使用技能缺乏、文化程度限制、年龄因素和设备不足是非网民不上网的主要原因。因此,不法分子就利用了这个特点。
“养老愿”说一个具体的例子:2017年下半年起,李某宁为实施电信诈骗活动,通过非法途径购买老年人客户资料,以每盒12元至100元不等的价格购入多种廉价保健品,定做抽奖卡、“纪念金币”等奖品,制作话术单,招录吴某倩、王某娜、裴某凤、王某娟为话务员,并为每人配备手机。
2018年3月至9月,李某宁指使吴某倩等人按照事先购买的客户资料,通过手机拨打电话,冒充某健康指导中心主任,与老年人沟通联络。在聊天过程中套取老年人身体状况等信息,骗得信任后,分步骤实施诈骗。
一是谎称所售保健品有抗癌保健等功效,原价2980元的产品现在仅需支付298元的体验费或产品检测费即可获赠。老年人同意购买后,由李某宁联系快递公司负责配送和代收相关费用。
二是在快递包裹中放置抽奖卡,均事先设置为一等奖。快递签收后话务员随即联系老年人,告知其中了一等奖,奖品为价值1万余元的“纪念金币”等,只需要支付个人所得税、保价费或奖品代销费等费用,即可获取,以此骗取钱财,而老年人实则仅获得廉价礼品。
三是继续利用老年人信任,虚构帮助办理养老保险等理由实施诈骗。在此过程中话务员会根据每位老年人的被骗程度,随机调整收费名目和具体价格。吴某倩等话务员的工资包括底薪和提成,为便于计算销售业绩,每名话务员需记录下被害人相关信息。
经审查,李某宁等人先后骗得266名老年人合计人民币66万余元。
为此,“养老愿”提醒老年人:一是不轻易相信,遇到能够说出自己姓名、身份证号码、家庭住址等个人信息的电话、短信,要提高警惕,保持谨慎,遇到问题多和子女沟通,如有疑问及时联系公安机关核实;二是不在陌生、不正规的机构、网站填写资料,妥善保护好自己的银行密码、身份证号码等关键信息;三是不贪图小利,不轻信他人,牢记世上“没有免费的午餐",打消“用小钱赚大钱”“吃小亏赚大便宜”“不劳而获”的念头。
个人信息还有很多,包括:
个人自然情况的信息:包括姓名、性别、年龄、民族、身高、体重、血型、DNA、肖像、指纹等。
个人社会情况的信息:包括职业、住址、籍贯、身份证号码、电话号码、婚姻家庭情况、学历、宗教信仰等。
个人财产情况信息:包括收入、资产、负债、信用记录等。
上网情况的信息:包括上网活动记录、电子邮箱、QQ号码、微信号、聊天记录、网上购物情况、登录和使用的账号密码等。
涉及金融投资问题,可能会更复杂,“养老愿”特别提醒:
重要证件、个人信息、财产状况等日常生活中切勿向他人透露。不随意在网络上留下个人重要信息,切勿把自己的身份证件、银行卡等转借他人使用。
谨防个人信息被盗。尽量亲自办理金融业务,切勿委托不熟悉的人或中介代办。提供重要证件办理各类业务时,应在复印件上注明使用用途,如“仅供办理某业务使用”,以防重要证件复印件被作他用。
警惕向您询问个人金融信息的电话。不要轻信来历不明的电话、手机短信和邮件,在任何情况下,法院、警方都不会要求您告知银行账户、卡号、密码或向来历不明的账户转账。
更多内容请下载21财经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