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4-12 21:14:23来源:法律常识
“彪哥”两个字成了金字招牌,但“彪哥”不是一个人在战斗。在阜新政法战线,“人人学彪哥,人人做彪哥,人人是彪哥”,不当口号喊,而是落在行动上。
一个人浑身是铁,能捻几颗钉?作为司法行政工作的理念创新,全国首例公益性法律服务商标——“彪哥”在2015年成功注册。张彪说,创建商标,可不为自己出名。团队有了名字,一是群众好记,拉近了政府与群众之间的距离;二是增添了团队的凝聚力,工作上更有劲头。
几年来,“彪哥”法律服务团队的名气越来越大,越来越多的人向“彪哥”看齐,阜新蒙古族自治县司法行政工作职能作用的发挥和社会影响力,一年一个新台阶。
王宇,阜新县化石戈司法所所长,2011年警校毕业后不久就加入了“彪哥”团队,扎根农村一线10年,化石戈镇每年的民事矛盾纠纷调处成功率一直在97%以上。
吕昂,现任阜新县司法局人民参与和促进法治室主任,他调出的数据显示,今年以来,全县已化解纠纷超过3000件。
高晓东,2019年4月开始担任阜新县法律援助中心主任。三年来,援助中心每年受理和审查案件数量都超过1000件。他说:“群众遇到困难,第一时间就会找到这里。”
他们,是“彪哥”团队眼睛向下、脚步向下的缩影。
现在,“彪哥”团队成员已达160多人,包括基层司法行政人员、公证处人员、法律援助工作人员、法律工作者、律师,大家以实打实的行动,把法律服务、法律咨询、法律援助做到群众身边、留在群众心里,树起人民调解的一面旗帜。2019年以来,团队累计行程超过10万公里,开展大型法治宣传活动1200余场,调解矛盾纠纷1万多件,参与办理法律援助案件3226件,接待群众来访来电咨询8500人次,为各类弱势群体追回被拖欠的工资、补偿款和赔偿金等2000余万元。
张彪的个人调解室设在县司法局二楼接待大厅,人来案往,工作机制顺畅。“对很多需要调解的事,我们引导群众先到村级评理说事点去说,说不通可以到乡镇司法所去说,再说不通,全县36个乡镇分成6个区片,由司法所所长担任的片长带队调解;如果案情特别复杂,再到法律服务中心来调解。”张彪掰着手指分析,这样一来,一般案件经过村镇两级调解基本可以解决。大量调解实践表明,通过村、乡、片、县“四级联调”工作机制层层调解,矛盾消化在了最基层,从源头上减少了诉讼增量。张彪感叹:“把非诉讼纠纷解决机制挺在前面的意义就在这里!”
“要听,要耐心地听群众的诉求,你不让他说不行,他憋在肚子里头要发火的。”张彪常跟团队的人这样讲,“有些事儿我们不管或者管不彻底,那就是失职。调解,就是要在情、理、法之间找到最大公约数。”
“彪哥”发挥典型示范作用,团队发展蓬勃兴盛。现在,阜新县非诉讼调解中心建了起来;“苏三哥”调解室、“铁扣”调解室等41个特色个人调解室建了起来;在原有工会、妇联、信访等部门联络站的基础上,退役军人事务局法律援助工作站和看守所认罪认罚工作站也建了起来。在张彪的主导下,全县依托36个基层司法所和16个县直部门,建立起52个法律援助联络站,在381个行政村和8个社区建立起389个居民评理说事点,法律援助服务网络纵贯“县乡村”、横联“工青妇”。今年以来,全县共调解案件3378件,调解成功3335件,成功率98.7%,未发生“民转刑”和集体上访事件,信访积案化解率达到95%以上。
张彪常对团队同事说:“别看干人民调解工作费嘴、费腿又费水,可想想看,老百姓来找咱,大都是没办法的办法,能办绝不推脱。所以更要练好调解的本事、援助的功夫,怀揣一颗责任心,付出真心、爱心、耐心,让老百姓真正体验到什么叫司法为民。”
“我还有一年零10个月就退休了,有人问过,这么干到底图啥呢?你看墙上这些锦旗,多干点实事儿,让老百姓满意,心里充满了成就感。”张彪笑着说,“大伙都说向我学习,其实我也在向大家学习,向群众学习。有句歌词我特别喜欢,‘心存百姓的人,百姓心中自有你’。”
向张彪学习,到底要学啥呢?团队同事有感而发,要学的是他植根乡土真心听民声、知民情、解民忧的无私情怀;是面对复杂棘手案件敢于动真碰硬、勇于冲锋在前的无畏品质;是调处纠纷时为保民安、维民权、解民忧,依法依规追求公平正义的敬业精神。
“还有人问我,退休对团队有没有影响?肯定没影响啊,经过多年共同努力,团队成员都具备了很高的法律素质和工作能力,他们能做得更好。”张彪笑着说,“彪哥可以退休,彪哥团队永远不会退休,接力棒已经传下去了!”
记者 黄 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