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5-28 19:22:45来源:法律常识
至2021年底,济宁全市共建成“和为贵”调解室4711个,实现市县乡村四级全覆盖,调解成功率达98.5%以上,基本实现小事不出村居、大事不出镇街
“几年前调解室刚刚设立的时候,婆媳之间、妯娌之间、邻里之间的矛盾不少,基本每个月都要‘接单’。现在,村民们都有事好商量,村里的调解室好久都没开张了。”
文 |《瞭望》新闻周刊记者 袁军宝 闫祥岭 张昕怡
作为孔子故里和儒家文化发祥地,山东济宁市近年来推动优秀传统文化赋能基层社会治理,打造市县乡村四级“和为贵”社会治理服务中心,把矛盾解决在群众家门口,探索出一条“以礼让人、以德教人、德法融合”的基层社会治理新路。
“小事不出村居,大事不出镇街”
“我又不懂法,谁知道他是不是讹我!”“你碰掉石头,就是得你全赔!”山东济宁曲阜市尼山镇两位村民在工地干活时,一方不慎碰落石头砸到另一方,两人因此产生了矛盾,来到尼山镇“和为贵”社会治理服务中心找公道。
看到他们争得面红耳赤,调解员孙硕端上两杯热茶,安抚好他们情绪后开始了调解工作。“你们一个要负主要责任,一个有次要责任。都是老工友了,还能因为一点小事就撕破脸呀?”孙硕边分析、边劝和,经过近一上午的调解,双方签订了调解协议,尽释前嫌。
为深入打造新时代“枫桥经验”济宁升级版,把群众矛盾解决在群众家门口,近年来济宁着力打造“和为贵”社会治理模式,将儒家文化中的“和为贵”理念融入基层社会治理中,鼓励引导群众通过先行调解等方式以调促和、定分止争。
济宁在市县乡村四级建设集信访、调解、仲裁、行政裁决、行政复议、诉讼于一体的“和为贵”社会治理服务中心,对各类矛盾纠纷能调则调、应调尽调,简单事项简易调、一般事项专业调、复杂问题多元调,调解成功的可当场申请司法确认,最大限度和解在诉前、访前。
在曲阜市小雪街道前苗营村,村支书陈长明刚解决了一桩纠纷,涉及两位村民房屋间空地归属问题。陈长明指着调解室墙上的“礼之用,和为贵”标语说:“‘和为贵’调解室,单单这个名字,就无形中让‘和’字走进村民心中。”
如今,在济宁市的社区和农村,有矛盾到“和为贵”服务中心“拉拉呱、评评理”成了居民们的首先选择。“和为贵”中心墙上的一张张握手言和照片,记录下村民们“重归于好”的瞬间。
据济宁市司法局局长朱勇志介绍,至2021年底,济宁全市共建成“和为贵”调解室4711个,实现市县乡村四级全覆盖,其中医疗纠纷、劳动争议等重点领域的行业性“和为贵”调解室273个,年均调解案件1.3万件,调解成功率达98.5%以上,基本实现小事不出村居、大事不出镇街。
济宁市区鸟瞰 中共济宁市委宣传部供图
“传统文化+资源整合+信息化”
提升治理效能
在打造“和为贵”社会治理模式中,济宁创新特色工作法,通过资源整合、流程再造、功能重构、模式创新,打开矛盾纠纷化解新思路。
一是以“和为贵”理念引领,营造“和氛围”。记者在一些村庄和社区的调解室里看到,这里不仅有统一的“和为贵”标识牌,还张贴着“和为贵”“平为福”“德不孤,必有邻”等富有传统文化特色的标语。调解室专门设置“平和斋”“调和室”“言和堂”等功能室,配备“心型”“钥匙型”调解桌,处处营造儒家文化氛围。
二是创新“和为贵”特色工作法,用“心”促“和”。济宁在化解矛盾纠纷中,创新推出“三和”工作法:学习儒家文化劝和箴言,使其想“和”;讲解儒家经典调解案例,使其愿“和”;调解人员以儒促调,使其真“和”。同时,在调解过程中,做到“六心”:即正容澄心、品茗静心、学儒润心、促膝谈心、说理明心、携手同心。“有时候一杯茶、一个小故事,就能让情绪激动的双方各让一步。”邹城市郭里镇调解员刘华清说。
三是多部门联动、信息化支撑,推动群众诉求“最多跑一地、最多访一次”。记者在济宁市级“和为贵”中心看到,原来分散到各处的调处化解力量被集中整合,政法、住建、12345政务服务热线等部门单位和劳动、物业、医患等调解组织都进驻到这里,实现一个窗口受理、一站式管理、一条龙处理。济宁还开发了“云智济宁”信息系统,纵向连接市县乡村和网格,横向对接大数据、综治、公安、司法、政务服务热线等数据平台,群众打个电话,发条短信、微信或登录网站就能便捷反映问题。
“群众遇到困难和问题,再不用东奔西跑,直接到各级‘和为贵’中心反映,后续的工作全部由中心分流、交办、督促、落实。”济宁市社会矛盾纠纷调处化解中心主任刘连营说。
四是社会力量广泛参与,形成矛盾化解合力。在“和为贵”的调解员中,不仅有政府部门人员,还有律师、心理咨询师等专业人士。同时,社区村居里的“五老”人员、新乡贤、网格员、警务助理等也都成为调解的重要力量。
厚植“和为贵”土壤培树文明新乡风
“今天肯定有我爱吃的土豆炖牛肉。”遛弯回来的济宁市兖州区新兖镇武村村民罗长宽,在“幸福食堂”门口与同伴打赌。“这回你又赢了,晚上我们请你喝二两。”不一会,十几位老人围坐在一起,尽享“幸福食堂”饭菜的美味。
开办“幸福食堂”是兖州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的重要项目,目的是解决村里各类困难老年人吃饭难。“‘幸福食堂’是基于孝道这一传统美德,老人们能够安享晚年,是家庭和乐、社会和谐的重要助推因素。”兖州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主任李鸿飞说。目前济宁全市已建成231处“幸福食堂”。
在济宁,像“幸福食堂”一样让老百姓喜闻乐见的新场所、新活动有很多。近年来,济宁不断创新文明实践活动形式,用民众听得懂、看得见、能参与的方式,使“和为贵”等优秀传统文化渗透到群众的思维方式、道德规范、行为准则和价值取向之中。
“百姓儒学节”已在曲阜市连续举办8年,市民在喜闻乐见的形式中,学好、用好优秀传统文化;汶上县的“乡土讲师团”把文明风尚、科技知识结合儒家文化典故编成朗朗上口的顺口溜;泗水县圣水峪镇小城子村,每周六进行的儒学讲堂上,讲师将儒学经典融入村民生活故事中,大家听得津津有味……
同时,济宁各区县普遍开展孝贤之星、最美少年、好媳妇、好婆婆、文明家庭等评选活动,传承诗礼家风、倡导文明生活、培树和善民风。在全市范围内开展的系列活动,都为“和为贵”治理体系落地开花,提供了丰沃“土壤”。
在任城区张寨村,“二十四孝”雕塑在主干道上一字排开,成为村里最美的风景线。“我们弘扬好和文化、孝文化这些优秀的传统文化,村里更和谐,乡村振兴更有后劲。”张寨村党支部书记张存先说。
随着“和为贵”基层治理体系的持续推进,乡风文明建设已大有成效。“几年前调解室刚刚设立的时候,婆媳之间、妯娌之间、邻里之间的矛盾不少,基本每个月都要‘接单’。现在,村民们都有事好商量,村里的调解室好久都没开张了。”曲阜市小雪街道武家村党支部书记武波笑着说。
济宁市委党校教授林慧珍等专家认为,济宁将“和为贵”理念融入社会治理,注重发挥以文化人的教化功能,把对个人的教化同基层社会治理结合,促进人与人、人与社会和睦相处,探索出了独具地方特色的治理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