驰名刑事律师,乌克兰危机的结果

时间:2022-10-24 13:04:05来源:法律常识

随着俄乌冲突在美国“幕后操盘”下逐渐扩大化、复杂化、长期化,世人对美国伪圣面具下大搞“离岸平衡”的套路看得越来越清楚,“美式忽悠”也频频翻车。盘点一下近期几个“名场面”。

▲美国在欧洲盟友背后捅刀,早已不是第一次。 (漫画|刘蕊)




场面一:

乱扣帽子?盟友的小船说翻就翻


对美国而言,“种族灭绝”是块砖,谁不听话就砸谁。继编造关于新疆的“世纪谎言”后,美国又想给俄罗斯扣上“种族灭绝”帽子,未曾想却被“亲密盟友”无情打脸。


4月12日,拜登指责俄罗斯在乌克兰实施“种族灭绝”。两天后,法国总统马克龙就直言:“是否应该使用‘种族灭绝’这个术语,应该由律师来界定,而不是政治家。”意思很明白,俄罗斯是否搞“种族灭绝”,你拜登说了不算。


▲2022年4月13日,法国总统马克龙在接受法国电视二台采访时表示,要慎用“种族灭绝”这种话术,尤其是因为“乌克兰人和俄罗斯人是兄弟民族”。


就在几天前马克龙胜选连任总统后,拜登第一时间发推祝贺,恭维法国是美国“最古老的盟友”,并连夜提出要打电话道贺,但却被马克龙的工作人员以日程紧张为由拖到了第二天。外交无小事,拜登遇冷,明里暗里都流露出法国人的态度。美国《纽约邮报》补刀道,这种情况在拜登尝试联系外国领导人时已不是第一次遇到。


这也不难理解。俄乌在欧洲大门口交兵,美国安坐千里之外“指点江山”,指望同俄罗斯“战斗到最后一个乌克兰人”,实际上是把欧洲绑在火上烤。欧洲人不傻,或许会在一时情绪下被人忽悠,但终究不能被蒙蔽一世。


法国总统候选人勒庞一针见血:美国只是想树立敌人,好让“盟友们都团结在它的统治之下”。她在刚刚过去的法国大选中仍拿下了超四成选票,她的意见想必反映了不少法国人的心声。


▲美国借乌克兰危机不断分化欧洲,卸下欧盟的“星”,贴上美国的“旗”。 (漫画|Gary Barker)


马克龙、勒庞在政见上虽然针尖对麦芒,却有一个共同点,就是都不买美国的账,侧面表明法国主流社会已经形成共识:美国数十年如一日在欧洲叫卖“熊来了”,到头来维护的是美国霸权,牺牲的是欧洲老百姓切身利益。


美国主导的跨大西洋伙伴关系下,“双赢”已经变成了“美国赢两次,欧洲当炮灰”。美国的战车是辆“黑车”,上不得。




场面二:

民主对抗威权?“最大民主国家”不买账


当地时间4月11日,拜登与印度总理莫迪举行了线上会晤。随后双方外长、防长又举行了“2+2”会晤。华盛顿在会晤之前大弹意识形态高调,反复强调美印拥有“共同价值观和民主制度”。未曾想会晤后,美国国务卿布林肯突然翻脸,转而攻击印度人权问题。

原因无非是这次会晤花了大量时间讨论俄乌冲突,但新德里的反应与华盛顿的期待大相径庭:美国用“胡萝卜加大棒”逼印度选边站队,印度却“不上道”,惹得美国很不愉快。

但对于印度来说,这其实是一道简单的选择题。一边,印度向来被美国封为“最大民主国”。这虚头巴脑的名号,听上去很美,但终归是镜花水月,中看不中用。


另一边,与俄罗斯的伙伴关系为印度带来了军事、能源、粮食等方面多重合作利好,堪称印度外交实打实的“核心优质资产”,又岂是美国用“共同价值观”“民主制度”几句漂亮话就能忽悠没的?


▲2022年3月6日,众多印度民众聚集在新德里街头,手举“俄印友谊长存”的标语支持俄罗斯。


于是印度用脚投票,公开与“民主灯塔”唱反调:政治上,连续多次对美国推动的涉俄制裁决议投弃权票。经济上,俄乌冲突爆发后短短一个月内,印度从俄罗斯进口的原油量就超过去年全年的八成。舆论上,印度朝野各界大多站在俄罗斯一边,推特上“我支持普京”的话题标签更是被一向牛掰的印度网民顶上热搜榜第二。


说白了,美国拉拢印度,不是为了什么“价值观”,而是看上了印度的“使用价值”,要把印度打造成一枚服务美国地缘战略的棋子。可惜,包括印度在内的国际“中间地带”越来越不吃这一套了。



▲近日,印度国际问题专家斯瓦斯蒂?拉奥受访时表示,在乌克兰危机持续的背后,美国和北约实际充满了算计,因为它们从这场危机中得到了好处。




场面三:

打能源战?美国自吞苦果

能源出口是俄罗斯经济支柱。制裁俄罗斯能源产业也就成了美西方对俄实施经济制裁的杀手锏。


但是,能源战终究是“杀敌一千,自损八百”的昏招。俄罗斯石油出口遭制裁,导致国际原油价格暴涨,刷新历史高位,美西方自然要尝到通胀的苦头。

能源战导致高油价,这笔亏空怎么补?美国的如意算盘是:推动俄罗斯以外的产油国提高产量,平抑油价,同时把俄罗斯的市场份额挤占掉。可产油国接不接招呢?

3月8日,拜登试图与盟友沙特阿拉伯和阿联酋领导人通电话,但遭到“拒接”。

3月29日,沙特和阿联酋重申,欧佩克(石油输出国组织)与非欧佩克产油国之间的“欧佩克+”合作机制不应被政治化。

3月31日,欧佩克顶住了消费国要求增加产量的压力,继续坚持每月小幅增产的计划。

4月16日,普京和沙特王储通电话,俄方积极评价双方在“欧佩克+”平台为稳定世界石油市场开展的合作。


▲ 2021年10月14日,欧佩克—俄罗斯能源对话第八次高级别会议在莫斯科举行,俄罗斯联邦副总理亚历山大?诺瓦克及欧佩克秘书长巴尔金多出席会议。会议强调,欧佩克与俄罗斯联邦在许多层面上存在重要关系。


欧佩克成员国,尤其是阿拉伯世界,成了又一支不买美国账的主要力量。

在能源问题上,欧佩克与俄罗斯都是重要的利益攸关方。在中东地缘政治和安全等议题上,俄罗斯更是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维持好同俄罗斯的关系,几乎是沙特等产油大国的“唯一选择”。


在石油生产和供应问题上,美国妄图慷他人之慨,把自身亏空转嫁给欧佩克成员国,可惜落得一地鸡毛,只能自己收拾残局。

眼看高油价即将威胁中期选举,拜登政府不得已掏出家底,宣布从5月开始,美国将在六个月内每日释放100万桶战略石油储备。战略储备是极端情形下的救命稻草。美国此举亮出了底牌,也透支了未来,政策空间受到极大压缩,把自己逼到了墙角。

就算如此,每天100万桶还是远远不够,因为美西方制裁捅下的篓子实在太大了。国际能源署估计,受制裁影响,国际市场将每日损失约300万桶俄罗斯石油。


为了补上这个大窟窿,拜登甚至不惜公然违背竞选承诺,宣布恢复在联邦土地上开采石油和天然气的租约。这直接导致了美国政府环保“人设”的崩塌。信用是治国之本,美国政府朝令夕改、信口雌黄,支持率可想而知。



▲ 2021年4月21日,众多环保人士聚集在白宫附近,将牛粪倾倒在马路上,抗议拜登政府毫无作为的气候政策。




场面四:

美式驰名双标,世界看得一清二楚

3月23日,北约轰炸南联盟23周年纪念日前一天,塞尔维亚总统武契奇表示,北约在1999年对塞尔维亚的侵略行径表明,对北约而言,他们经常谈论的道德和价值观根本不存在。


▲ 2022年3月24日,塞尔维亚多地举行活动,纪念北约轰炸南联盟23周年,悼念遇难者。塞尔维亚总统武契奇发表讲话称:“我们永不会忘记北约对我们做了什么。”


四天后,武契奇说:“塞尔维亚人不是任何人的奴仆,不执行任何人的命令,无论是俄罗斯的、美国的还是其他任何人的。我们所做的一切都符合我们国家的利益。”


对于塞尔维亚这样头脑清醒的国家,美国和盟友不装了、摊牌了,公然搞起了胁迫勒索。

4月7日,联合国大会举行乌克兰问题紧急特别会议,塞尔维亚对“暂停俄罗斯在人权理事会成员资格”投了赞成票。武契奇总统无奈表示,这是因为“一些势力”以石油贸易制裁威胁塞方“表明立场”。

可塞尔维亚毕竟是有脊梁骨的民族,怎会甘愿忍受霸权欺侮和强权勒索?4月15日,数千名抗议者游行穿过贝尔格莱德市中心,走到俄罗斯大使馆前,高呼“塞尔维亚和俄罗斯人——永远的兄弟!”以此表达对美国向塞政府施压的强烈不满。


▲2022年4月15日,塞尔维亚首都贝尔格莱德发生抗议活动,数千名抗议者手持塞尔维亚国旗和俄罗斯国旗走上街头,对塞尔维亚政府在联合国投票决定暂停俄罗斯在人权理事会的成员资格一事表达不满。




▲美国自诩“山巅之城”,表面光鲜亮丽,内里却乱象丛生,所谓“美式民主”也早已破败不堪。(漫画|刘蕊)


“美式忽悠”是美国的一把软刀子,本质是损人利己,手段是坑蒙拐骗,目的是维护霸权。然而霸凌施压越凶狠,其色厉内荏的“纸老虎”本质就暴露得越彻底。

美国在乌克兰危机中颠倒是非黑白,极尽坑蒙拐骗之能事,终将败光最后一点人品。这种满世界吆喝的大忽悠,又能演多久?

来源:朝阳少侠微信公众号

随便看看
本类推荐
本类排行
热门标签

劳动者 交通事故 用人单位 劳动合同 债务人 协议 自诉 房屋 土地 补偿费 案件 债务 离婚协议书 公司 债权人 合同 甲方 最低工资标准 交通 车祸 债权 伤残 条件 鉴定 工资 程序 补助费 拆迁人 刑事案件 兵法 期限 标准 交通肇事 解除劳动合同 财产 补偿金 客户 当事人 企业 法院

  1. 1
  2. 2
  3. 3
  4. 4
  5. 5
  6. 6
  7. 7
  8. 8
  9. 9
  10. 10
  11. 11
  12. 12
  13. 13
  14. 14
  15. 15
/ 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