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11-01 07:31:06来源:法律常识
潘晓俊(金融从业者)
2022年1月20日,中国银保监会官微发布“关于防范‘套路’营销行为的风险提示”,风险提示明确指出对于“打着金融业务名义,强制捆绑搭售、误导销售、砍头息等“套路”行为严重侵害消费者合法权益。”对于在贷款产品营销中,有息费不透明、虚假宣传、莫名收费等类似“套路贷”行为,中国银保监会不断完善制度、强化监管力度,联动相关单位齐抓共管,有力整治突破道德底线、漠视群众利益行为。
在经济下行周期中,借贷是受到影响较小的行业。但行业本身也存在较多的问题和挑战,在提倡“共同富裕”的时代环境下,普惠金融重点是以“惠”为核心的普,笔者学习了几个以放线上信用贷为主营的“互联网平台”年报,发现2021年大部分赚的盆满钵满,有些还大肆宣传自身开展普惠金融带来的盈利数据,难道怕监管和政府不知道自己干的是什么“普惠借贷”业务么?更何况实际可能并不如报表这般靓丽,因为大部分所谓平台实质上还是披着大数据科技外衣干着最传统的借贷生意,经营利润的核心是在高利率条件下做大放贷量分母,一旦分母下降后,水面下实际兜底可能产生的不良预计将远超报表利润。
除了阿里、腾讯等少数几个手握场景流量的平台可能完成转型外,大部分“互联网平台”虽然趁着大厂合规转型短期缓了一口气,但从国家过往对P2P行业整治的经验看来,“抓大放小”的情况不会发生,大的平台整治完后,在上升政治高度后无法完成合法合规改造的中小平台会给“一锅端”。对于任何此类平台来说后续即将面临的是严监管形势下“续贷”的难题,难点的核心在于放贷利率和营业利润的博弈。
01 利率这个痛点
18%这是一个神奇的数字,在目前的经济条件下,无论个人还是企业,大部分实际年收入增长估计都无法超过这个数字。但在金融借贷,特别是信用贷领域,要把实际贷款利率控制到这个合规生死线以下是道难题。问题在于互联网平台这个“中间商”站错了定位,搞互联网的最后都搞成放贷的了。互联网的终点是借贷,除了做游戏的外,无论是搞电商的还是送外卖干出租的,一通烧钱干死大部分同行之后发现盈利还是个难题,投资者要求赚钱不再想听故事了,所以纷纷流量变现干起了“借贷”这一传统行业,一部分有流量基础的搞“借贷”,在提高自身企业毛利率之余的确还提示了行业融资效率和服务水平。可怕的是忽略了流量积累到流量变现这个过程,而是直接用上“互联网思维”买卖流量一步到位搞借贷的所谓互联网平台,这些平台实质上就是买卖流量的中间商平台,本质上是增加了金融借贷产品的成本和扩大了金融借贷产品使用者范围。这中间商的运营成本可不低,号称的大数据实际风控水平也并不怎么高,还要盈利就只有怼高利率了。
02 转型更是难点
“最爽的时候是可以使用P2P资金那时候啊”资深互联网平台对笔者感叹,我劝他赶紧收手吧,近期国家金融法规政策针对互联网贷款频繁施压,甚至超过了房地产管控稳居细项第一。搞互联网平台的一定要明白自己赚的是什么钱,如果是买卖流量的差价钱这生意基本上就到头了。一方面是监管强压,另一方面是金融机构也在主动被动投身自营市场,继续硬搞是要出事情的。至于互联网平台背后的银行或者信托资金方,赚到的就赚到了,没赚到的也就不要眼红了,鱼尾可不是这么好吃的,别大势所趋下最后当了接盘侠还吃了罚单。虽然“互联网同业金融时代”已经过去了,但真实的客户需求并没有消失,买卖流量也是本事,背后是一套系统化的获客、获客运营体系,这是大部分金融机构目前所不具备的能力,有运营的能力的为金融机构提供运营服务,有风控能力的为金融机构提供风控支持,有流量的为金融机构导流,金融机构负责风险审核放贷,方向已经十分明确。但转型的难点还是在于利益,毕竟做金融业务赚差价还是收益丰厚,纯粹提供科技、运营服务赚的可是辛苦钱,部分滥竽充数讲故事的更是没有本事赚这个钱。
最后再引申下“风险提示”中的“针对上述风险或问题,中国银保监会不断完善制度、强化监管力度,联动相关单位齐抓共管,有力整治突破道德底线、漠视群众利益行为。”不仅是互联网机构还是金融机构,部分属地金融办管理的融资担保机构也要做好转型准备,类似为平台收取砍头担保费的行为后续也是严监管的对象。转型,势在必行。(本文为作者观点,不代表本头条号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