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行政诉讼找律师多少钱,遇到行政处罚怎么办

时间:2022-11-15 20:44:09来源:法律常识


遇到行政处罚怎么办?

最近关于行政处罚的新闻热点比较多,如卖凉菜没证被罚5000元;卖6斤超标芹菜被罚6.6万;卖土豆价格超标被罚30万等等,这些都属于行政处罚,还有日常生活中遇到比较多的警察开罚单,同样也属于行政处罚。今天,我们就来说一说,遇到行政处罚怎么办。

首先,什么是行政处罚?我国的《行政处罚法》对此有明确的定义:行政处罚是指行政机关依法对违反行政管理秩序的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以减损权益或者增加义务的方式予以惩戒的行为。具体来说,有权作出行政处罚的是行政机关,不是什么主体都有行政处罚权的,而且,作出行政处罚必须符合法定的条件和程序,不可以任意作出。

简单理解,作出行政处罚应当是公职人员履行公务的行为,是有条件限制的;而且行政处罚针对的是违反行政管理秩序的个人或组织,如果是违反了刑法的规定则是涉嫌构成犯罪,不属于行政处罚范围。

至于减损权益或者增加义务,我们可以理解为行政处罚的方式,具体包括以下几种:

(一)警告、通报批评;

(二)罚款、没收违法所得、没收非法财物;

(三)暂扣许可证件、降低资质等级、吊销许可证件;

(四)限制开展生产经营活动、责令停产停业、责令关闭、限制从业;

(五)行政拘留;

(六)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行政处罚。

如果某个行政处罚超出上述范围的,其合法性可能就存在问题。

对行政处罚有了基本的了解后,我们来说一说遇到行政处罚怎么办。

第一,先核实执法人员的真实信息,包括身份信息和职务信息。

通常执法人员会先表明其身份信息,这时我们需要注意核实,因为在日常生活中,曾经发生过冒充国家行政机关执法人员,通过行政处罚的方式骗取钱财的案例。这些人就是利用了民众对行政机关的信任和畏惧心理,从而骗取成功。所以,第一点,当我们遇到这类情况,一定要先核实执法人员的真实信息,这既可以确保我们自身的安全,也从另一个方面维护了行政处罚的程序合法。而且这是我们的法定权利,合法合理,千万不要有这种心理:“我要求核实信息会被认为不配合,会被加重处罚。”当然,我们行使自己的正当权利也需要有理有据,不能胡搅蛮缠,恶意捣乱。

需要核实的信息包括执法人员的身份信息和职务信息,用以判断是否有作出行政处罚的权限。举个简单的例子,交通警察可以对违反交通规则的车主作出行政处罚,但是并不能对超市搭售商品的行为进行处罚,因为超市搭售商品属于市场监督管理局的管辖范围,不属于交通管理局的管辖范围,交通警察没有相应的行政处罚权。

第二,有权进行陈述和申辩。

当执法人员告知我们违法,要作出行政处罚时,我们有权进行陈述和申辩,并且法律明确规定,不得因陈述和申辩加重处罚。

法律明确规定,执法人员作出行政处罚,必须查明事实。因此,我们有权就相关事实进行陈述和申辩。举个简单的例子,当我们开车跟在大货车后面,因为没有注意跳红灯,被摄像头拍下,收到处罚通知书时,我们可以说明具体情况,可以免除处罚;如果不进行说明,当然只能交罚款了。

第三,要求出具行政处罚决定书。

对于行政处罚决定,应当出具行政处罚决定书,并送达受处罚人。

(一)当事人的姓名或者名称、地址;

(二)违反法律、法规、规章的事实和证据;

(三)行政处罚的种类和依据;

(四)行政处罚的履行方式和期限;

(五)申请行政复议、提起行政诉讼的途径和期限;

(六)作出行政处罚决定的行政机关名称和作出决定的日期。

行政处罚决定书必须盖有作出行政处罚决定的行政机关的印章。

所以我们要知道,如果执法人员拒不出具行政处罚决定书,肯定是违法的。

最后,我们对行政处罚不服怎么办呢?可以申请行政复议或行政诉讼,这个具体情况,我们后面再详细说明。


遇到行政处罚怎么办?

随便看看
本类推荐
本类排行
热门标签

劳动者 交通事故 用人单位 劳动合同 债务人 协议 自诉 房屋 土地 补偿费 案件 债务 离婚协议书 公司 债权人 合同 甲方 最低工资标准 交通 车祸 债权 伤残 条件 鉴定 工资 程序 补助费 拆迁人 刑事案件 兵法 期限 标准 交通肇事 解除劳动合同 财产 补偿金 客户 当事人 企业 法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