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5-13 13:19:15来源:法律常识
根据刑事诉讼法的规定,取保候审是刑事强制措施的一种,对犯罪情节轻微的案件,社会危害性和人身危险性低的犯罪嫌疑人,司法机关可以决定对其取保候审,这也是落实少捕慎诉慎押刑事政策精神的具体举措。
取保候审的案件,一般有几种可能,但绝对不是意味着犯罪嫌疑人无罪。
一是犯罪情节轻微的案件。
如果犯罪嫌疑人背景调查很好,没有任何违法犯罪记录,也没有有碍侦查的情形,案件事实也比较简单,司法机关一般就会决定对犯罪嫌疑人进行取保候审。
法院开庭审理后,如果判决犯罪分子实刑,就体检后直接收监执行,缓刑就直接交由公安机关办理手续,但会办理解除取保候审的手续。
二是事实不清,证据不足的案件。
如果犯罪嫌疑人被采取的是刑事拘留强制措施,按照刑事诉讼法的规定,在拘留30天后,会向检察院报请逮捕。捕诉部门审查认为,案件存在事实不清、证据不足的问题,一般就不会批准逮捕,如果执意批准逮捕,容易出现冤假错案的问题,将来会涉及到司法赔偿。
此时,检察机关会下达不予逮捕的决定书,公安机关会变更强制措施为取保候审,然后进行进一步侦查取证,证据确实充分了,再次提请逮捕,检察机关认为不存在罪与非罪的可能,就会批准逮捕,嫌疑人就会被羁押。
现实中,确实存在取保候审一年后,既没有履行解除取保候审的手续,也没有进一步侦查的通知,这类案件可能就是已经撤销案件,只不过是司法机关内部走了一个手续,为了防止出现其他的问题,就没有告知当事人。
取保候审还有一个条件,就是要提供保证人或者上交一定数额的保证金。保证人的的保证方式,落实的不多,一般的都是保证金的保证方式。如果取保候审超过一年没有下文了,就要找办案机关索要保证金,他们会组织退还的。
总之,取保候审的案件,有的是情节轻微,不需要羁押,有的是存在罪与非罪的可能,羁押会有错案的风险,具体何种情况,还是要根据具体案情来定了。
我会定期发表一些法律实务文章,欢迎留言关注,共同讨论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