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理词格式,代理词要交给法官吗

时间:2022-10-03 11:25:06来源:法律常识


律师提交代理词的目的是什么?


毋庸置疑,是希望法官能够采纳律师的代理意见。但采纳的基本前提是,法官能看到,且愿意看下去,如果法官根本不看,又谈何接受进而采纳呢?


实践中,代理词相较于起诉状和答辩状,在写作形式上更灵活,更能发挥律师的个性,也更能体现律师的专业素养。我们总结多年来的经验和教训,把如何写好一份代理词的要领归纳为“五要”“五不要”,只需能做到,你就成功了一半!


第一,视觉美观。是指行文格式和排版要规范美观,这里更多的是形式要求,字体、字号、字间距、行间距、标点符号的应用等,要统一、规范,不要让法官见到就反感。


据说人与人之间第一印象只有0.38秒,55%外在形象,38%行为举止,语言只占7%,没人给你第二次建立形象的机会,而形象是人一生最好的名片!因此,一份“外在形象”良好的代理词,距离法官愿意看就进了一步。最佳参考格式和排版就是裁判文书。具体理由不再赘述,能懂的早就在做了,不懂的慢慢悟。


第二,方便识别。是指律师的观点,能让法官第一眼就看到,让法官以最小时间成本理解我们的主张,且能让法官快速识别该主张是否具备采信标准。不要让法官觉得你在捉迷藏,还要法官给你归纳总结说了啥。


有的律师喜欢套用裁判文书法官评析部分的写法,比如:“关于案涉合同性质问题”“关于案涉工程延误期间及违约责任应如何认定,以及各方当事人损失数额的计算标准应如何确定的问题”等,这样的表述都是对案件争议焦点的归纳。


一方面,律师照猫画虎,意图让法官直接引用甚至拷贝,这一想法未免太过天真。姑且不论你的观点和论证是否可信,换位思考一下,法官怎可放弃自主性,若真拷贝了你的意见,成为你在外面吹牛的谈资,真是好说不好听。


另一方面,当法官如此概述争议焦点问题时,通常表明当事人双方争议较大,法官必须不偏不倚地进行评价,立论与驳论会交叉出现,这对写作技能以及对案件把握的能力要求极高,没几把刷子,建议不要轻易采用,否则可能会适得其反。


还需特别注意,针对同一个问题,律师在论证时,展开的逻辑层次,最多不超过三级,除非特别疑难复杂的案件。对于一般案件,二级论证足够,一级:表明对争议焦点问题的态度、观点、立场;二级:依据法律结合事实证据阐述具体理由,第一、第二、第三等。切忌!一般案件还没有复杂到那个程度,需要把问题分条缕析到那个程度(不是不需要,而是现实不允许)。


第三,专业可靠。是指行文语言要规范专业,不要让法官一眼看出你是个外行。


曾听一位资深法官说过一个现象,很多律师分不清诉讼标的和诉讼标的物。我不清楚是真是假,姑且引用说明问题。即便有些夸大,不排除笔误总是有的,若真出现,律师的专业度必然减分。


第四,论证有力。是指行文逻辑要规范严谨,不要让法官感觉你是个“杂文”写手。


最高人民法院多次强调,要加强裁判文书说理,法官的说理体现在文书评析部分,即本院认为一节,我们发现,能令人信服的裁判,大部分总是会遵循严谨的形式逻辑,三段论推理。有的人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自说自话,“来回穿梭于事实和规范之间”,逻辑混乱。你的代理词在论证方法上应遵循严谨的逻辑推理。


第五,表达中肯。是指行文用语、语气和语态要客观、中肯,不要让法官厌恶你的表达。


律师应多站在法官的角度考虑问题,但须坚持自己的正确(强词夺理必然会令人厌恶)观点,本质上要求律师的观点和论证在事实上、法律上、法理上以及约定成俗的习惯上都能站得住脚。设想,你的代理意见若被法官采纳,体现到裁判文书当中,当事人会如何看待?其他人看到会如何评价?因此必须要考虑到代理意见的接受度问题,必须相信法官的居中裁判立场。


切忌!代理意见不是当事人以及代理律师的情绪发泄、不是得理不饶人,更不是颐指气使!


有的律师在开庭时情绪化一点尚且能够理解和包容,在代理意见当中还将情绪进行到底——对方的所有意见都是错的,只有自己对,法官你不听我的,你就会错!换位思考一下,这样的方式有几个人能接受?


因此,律师提交代理词的终极目的是,请法官再一次倾听你的声音!律师要做的,就是让你的声音是悦耳动听的旋律,而不是杂乱无章的噪音!


一份能让法官看完的代理词,应做到“五要”“五不要”

随便看看
本类推荐
本类排行
热门标签

劳动者 交通事故 用人单位 劳动合同 债务人 协议 自诉 房屋 土地 补偿费 案件 债务 离婚协议书 公司 债权人 合同 甲方 最低工资标准 交通 车祸 债权 伤残 条件 鉴定 工资 程序 补助费 拆迁人 刑事案件 兵法 期限 标准 交通肇事 解除劳动合同 财产 补偿金 客户 当事人 企业 法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