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4-15 00:11:21来源:法律常识
(2022年5月26日广西法治日报第4版发表)
“数智”赋能让公平正义触手可及
南宁市两级法院推进智慧法院建设助力诉讼服务提速升级
兴宁区法院互联网法庭远程审理案件
南宁市两级法院大力推进智慧法院建设,强化数智赋能,以便捷、智能、高效的诉讼服务减轻群众诉累,节约法律资源,实现疫情防控和案件审理两不误,让人民群众在诉讼服务中有更多获得感,让公平正义触手可及。
立案“不打烊”、诉讼“不掉线”、审理“云端见”。2020年以来,全市两级法院网上立案20.2万件、跨域立案808件;在线调解案件2.9万件;网上电子送达案件诉讼材料76.5万次,送达率不断提高,送达时长大大缩短。
诉讼服务“一网通”
多元解纷“减诉累”
南宁市两级法院践行司法为民理念,积极创新办案方式方法,主动运用网络平台工具,通过人民法院在线服务广西小程序、律师服务平台、广西电子法院等互联网平台,为当事人、诉讼代理人提供网上立案、跨域立案服务,缓解立案窗口接待压力。
青秀区人民法院全面推行无纸化立案,在全区率先推出系列案件网上批量立案的优化工具,有效减少线下接触,到院立案人数下降近30%。2021年全院新收案件64038件,网上立案率约83%,其中民商事案件网上立案率达98%。
全市两级法院积极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多措并举推出便民利民措施。如兴宁区人民法院创新“法院 邮政”集约化送达模式,总送达成功率81.02%,平均送达时长减至6.38天。武鸣区人民法院在诉讼服务中心设立了广西首家赋强公证工作站,开通线上赋强公证。当事人只需向工作站提交申请及相关材料,就可以连线公证员在线审核办理公证业务。
全市两级法院积极推进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建设,充分运用人民法院在线调解平台,将解纷资源汇聚线上,实现在线咨询、调解、司法确认、诉调对接一站式解纷服务。2021年,全市法院与主管部门、行业组织签订诉调对接、裁审衔接合作协议48份,搭建“专业调解 司法确认”多元解纷平台34个,引进特邀调解组织46个,有效促进纠纷多元化解、源头化解。
西乡塘区人民法院在辖区全面推广“云享法庭”进乡村、进社区、进网格,集成移动微法院、庭审直播系统、裁判文书公开平台等模块,为当事人提供线上“一站式”司法服务,截至目前已建成15个“云享法庭”示范性站点、44个一般性站点,纳入平台特邀调解组织18个、基层治理单位32个、特邀调解员91名,高效解纷1509件。邕宁区人民法院通过线上调解平台,成功调解一起原告身处国内,被告身处韩国的离婚纠纷案件,得到当事人高度评价。
远程庭审“零距离”
智慧执行“不掉线”
南宁市两级法院加强互联网法庭硬件建设,通过多种远程视频方式开展庭审工作,据不完全统计,共开展在线庭审3000多次,有效解决当事人因疫情无法出行导致的诉讼难问题,保障疫情防控期间审判工作正常运行。
2020年2月以来,良庆区人民法院刑事案件通过法院、检察院、看守所三方视频庭审开庭案件530件,民商事案件当事人通过手机方式参与庭审案件288件。兴宁区人民法院在互联网法庭安装试用“一庭多用”的融合法庭设备,实现本地开庭、互联网开庭、多方开庭、远程讯问、语音识别、网上阅卷、远程示证和电子签名等多功能汇聚。今年3月,该院通过互联网法庭审结一起因网购引发的侵犯名誉权案,身在广西贺州的买家与身在浙江杭州的卖家在网络庭审中达成调解协议并当庭履行。
全市两级法院积极探索线上执行新模式,全面推广“智慧执行”APP,引导当事人通过线上立案系统、智慧执行APP等渠道线上提交材料,实现材料接转零接触。
西乡塘区人民法院在抖音、淘宝直播司法拍卖,有效减少疫情期间人员集聚。该院首场涉黑恶案件财产网络司法拍卖拍品全部成交,成交额近1500万元。
江南区人民法院积极引入自动化办公理念,量身定制自动化运行程序,开发出适用于执行特定工作要求、操作简易的自动化办公RPA“机器人”,替代人工完成填写邮单、打印邮单、查询不动产信息、打印不动产信息反馈表等繁杂工作。以往需要至少2人耗时3天至5天完成的工作,“机器人”只需1天即可自行运作完成。
兴宁区人民法院打造智慧执行工程,将执法记录仪联网接入自主建设的“视信通综合应用平台”,执行人员使用执法记录仪进行全程录音录像,客观、完整、真实地记录执行过程,使法院执行工作在阳光下高效进行。
广西法治日报记者 蓝灿 通讯员 罗力毅 余跃